陀螺簡介
|
壹、 陀螺起源 陀螺可以說是一種世界性的童玩,在許多不同民族或國家都曾經有它的紀錄。它是一種旋轉的玩具,由旋轉過程,產生許多玩法,各有不同樂趣。 辭海、辭彙註解:陀螺是一種木或塑膠製的鐘形玩具,邊端作螺旋狀,繞上小繩子,放在地面,急拉繩子,尖端能在地上轉動。國語辭典註解:陀螺是一種木頭作的圖錐形玩具,下端有尖針,繞上細繩,急甩出去,落地後就能在地上旋轉。張世宗教授註解:任何東西,只要在【重心】的地方,插上一根棒子,再旋轉棒子,來帶動整體的旋轉,那就是陀螺了。總結言之,陀螺廣義的解釋:任何物體,本體只要能付著在任一物體上同時能產生自身旋轉的,它就可稱作是陀螺。 陀螺這種東西,幾乎是全世界任何一個民族都有的旋轉玩具,再加上現代科技的整合,材料科技的多元發展,現在的陀螺意象已經不是原來的面貌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陀螺已在坊間出現,而新式的陀螺又陸續不斷的誕生,因此也就發展出很多的遊戲或表演模式,除了是一般小朋友喜愛的童玩遊戲外,更發展成雜技表演中令人嘆為觀止的動態平衡表演項目,因此神為地球村成員的我們必須有一個包容性更大的胸懷來看待陀螺遊戲。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看,相傳宋朝時已經出現一種類似陀螺的玩具,稱之為「千千」,是當時宮女們玩的遊戲喔!它是用長約三公分針狀物體,放入象牙製的圓盤中,然後用手擰轉此針,使針尖立在地面上旋轉。我們可稱這種遊戲方式為【手轉陀螺】。 明朝時有陀螺這名稱的出現。而此時,陀螺不再只是宮女的玩具,已經成為民間一般民眾的休閒玩具。它的製作材質改為木頭,玩法則是先用繩子繞好後,先向前拋,再往後拉,陀螺就會在地面上旋轉起來,與現在一般民眾打陀螺的方式頗為類似,我們可稱這為【拋繩陀螺】。在遊戲或比賽過程中當陀螺旋轉速度緩慢下來時,遊戲者會用繩子或是鞭子向陀螺旋轉同方向的位置不停的鞭打它,使陀螺繼續旋轉,這又發展出不同的遊戲模式,我們可稱這為【鞭打陀螺】。 在台灣呢?【釘干樂】它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打陀螺,你用劈材方式用力拋擲,我用水平拋擲方式一拋一拉,就見陀螺轉啊轉!看誰的陀螺轉的久?比一比誰的陀螺響聲大?昔時的台灣歲月中,那一顆顆旋轉的陀螺,就這樣伴隨了許多孩子渡過快樂童年!
在台灣早期的童玩陀螺大都是自己動手做成的,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用堅硬的木材,如番石榴、龍眼等樹的樹幹製成的,如何自己動手用樹幹削製陀螺也成為當年許多男孩子必備的手藝喔!這也是一種生活學習模式,可惜現代孩子沒機會體驗這種嘗試錯誤的學習經驗。現代化的陀囉大半是由機器車床課製而成木頭製的陀螺,也有一些被塑膠材質取代,轉動的動力也出現彈簧帶動或是齒輪拉動的等不同方式。這些改良式的陀螺或許可以有較多的花樣及色彩的呈現,但是不管陀螺如何演變,那一種親手削製木陀螺的樂趣和打陀螺互釘時的刺激感卻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 依據上述歷史源由及遊戲方式發展的歷程來看,陀螺約略可分類如下:
一、手轉陀螺
(二)銅錢陀螺
(三)CD陀螺
二、繩控陀螺
再削一支竹棒做軸,然後用薄木板做成兩塊圓板,圓板的直徑,大概是跟竹管內壁的圓周是差不多的,再將兩塊圓板中央挖洞,用強力膠緊黏在竹管內壁上下,再將竹軸穿插木板中央,要注意竹軸下端短而尖,而上端比較長。另削一竹片,並鑽孔,用一長棉繩穿過竹片小孔,纏在竹棒上就可玩耍了。
三、機械驅動陀螺
(二)金屬陀螺:金屬陀螺,這是現代產品,也是科學玩具。 【陀螺的原理 】:當一個力學系統(物體)受到數力的作用,若其合力(大小、方向)為零,且各力對任一點之力矩和亦為零時,就稱此力學系統是處於平衡狀態。換言之,當物體呈現一種「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狀態時,即可稱之為「平衡」。物體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呈現平衡狀態,不只是在靜止的時候,當它在動的時候也會達到平衡(包括星體的運行也是),有些平衡狀態能持久,而有些只是短暫現象。一般而言,靜態的平衡大多屬於穩定平衡,動態的平衡則多屬於不穩定平衡;當陀螺受力旋轉時,因各方向離心力總和達到平衡,因此陀螺能暫時用軸端站立,保持平衡現象,接著受到空氣阻力、地面摩擦、或陀螺重心問題等各因素的影響,使其旋轉的力道逐漸減弱,等到旋轉的動力消失時,陀螺也跟著左搖右晃的倒了下來。 由上述原理可知道,為了要維持陀螺能穩定的旋轉,必須要能採取某些關鍵技巧才能讓陀螺旋轉快速,而這些關鍵技術包括纏繩技術、握陀螺方式、拋擲技術,分別敘述於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