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最新消息

黃文博校長演講-西港刈香歷史與重大事件
2019-01-18 10:00:07

講師簡介:

現職:《臺南文獻》、「大臺南文化叢書」、「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總編輯;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傳統藝術、民俗審議委員會委員(2011-2019)。高雄市傳統藝術民俗審議會委員(2013-2019)。屏東縣第 2類(傳統藝術民俗及古物)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2014-2018)。雲林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2016-2019)。

簡歷:

1956  年生,臺南‧鹽分地帶北門人,國小校長退休。曾任文化部第4 、 5  屆民俗審議委員會委員(2012-2016)。曾獲《聯合報》報導文學獎(1991)、南瀛文學獎(1994)、教育部「本土語言傑出貢獻個人獎」(2009)、鄭福田生態文學獎臺語詩組首獎(2011)等。著有臺灣民俗、信仰及臺語文學著作計 80 餘冊。

 

演講內容:

  相傳,清乾隆49年(1784)某日,有位「姑媽宮」(現今西港東方)陳姓庄民於曾文溪畔的「18欉榕凹湖仔」,發現一艘書寫「代天巡狩」的王船,傳係放自安定蘇厝長興宮,庄民共議遂迎回供奉;此後,聯合附近庄頭舉行遶境活動,共計13庄,分別是:姑媽宮、八份、荔枝林、烏竹林、東竹林、雙張廍、下面厝、管(菅)仔寮、檨仔林、後營、土庫、下宅仔和打(拍)鐵庄等,並倡議嗣後定3年舉行一次。其間遶境以至王船泊靠地的曾文溪畔「18欉榕凹湖仔」請水為主,此後由初期的13庄擴大為中期的24庄,再擴大為後期的36庄。

由於「西港仔香」的發展,始自八份姑媽宮(懿德宮),故八份姑媽宮參與「西港仔香」,自1994年「甲戌香科」起有不必抽轎號(固定6號轎)及直接進入衙門參拜的禮遇;2000年「庚辰香科」香醮前,慶安宮首度迎請八份姑媽宮以姑娘媽返廟鑑醮看熱鬧,以後即成慣例。此外,原「13庄」的文武陣頭,在前往慶安宮「開館」前,必先至八份姑媽宮參禮,以示飲水思源,顯見八份姑媽宮在「西港仔香」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初以轎車迎請,2012年「壬辰香科」首度以大轎迎送,不過神轎與轎夫皆由八份姑媽宮負責。
清道光 3 年(1823)7 月,曾文溪大水,傳說中八份姑媽宮皇勅「文官下轎, 武官下馬」的「下馬樟牌」,被洪水沖走致香火中落,而無法再辦遶境請水活動, 遂由 36 庄長共同「跋桮」請求神示,同意由 36 庄之一的西港仔慶安宮接辦。「八 份姑媽宮請水時期」前後共辦 14 科,第 15 科起便由慶安宮接辦。 曾文溪大水之後,臺江逐漸陸浮淤塞,形成廣大海埔新生地,引來各地墾民 紛紛入此拓墾圈地,最後發展成「臺江十六寮」47 庄頭,很多庄頭後來都加入 西港仔香,造就此香之龐大與壯闊...
 
西港仔香的重大事件及其影響:

(一)撿拾王船(1784)

(二)曾文溪大水(1823)

(四)反棑事件(1928)

(五)拚陣事件(1952)

(六)斷香事件(1958)

(七)國姓大橋事件(1991)

(八)副帥事件(1994)

網址:https://youtu.be/Cey0UZaRy_A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