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最新消息

民俗體育教學
2012-05-23 15:03:56

民俗體育教學

一、前言

民俗活動包羅象,其運用於體育教學的項目,有如跳繩、踢毽、扯鈴、放風箏、滾鐵環、抽陀螺、踩高蹺、跑旱船、舞龍、舞獅、宋江陣........等種類繁多。依據國民小學體育科課標準之教材綱要,亦將「民俗」列為教學的教材項目之一。因此,民俗體育的教學有其法源上的遵循與依據。

所謂「民俗體育教學」者,應有其寬廣的發展空間,各校可因教學場地、設備、器材、師資、社會資源.......等條件而制宜,選擇具有運動價值,民俗意義以及教育傳承,地方特色的教材,編擬完整的施教進度,輔以教學趨勢的樂趣性、活潑性、創造性、思考性的原則。研發教學方法。如此,更能豐富國小體育教學的內涵,進而提升體育教學的品質。

本文僅就部分民俗體育項目做一簡要概說與介紹,遺珠之憾,尚祈諒察!

二、國民小學推行民俗體育的意義

國民小學推行民俗體育教學,應該是因校制宜編選教材,掌握目標進行施教,興趣導向啟發學習,創造思考活潑教學,關懷文化薪傳技藝、觀摩欣賞激發共鳴、茲分別說明之:

(一)因校制宜編選教材

一般來說,民俗體育具有多方面優點,就參與人數而這,有個人性的,有小團體(小組)性的,有大團體性的。有輕便省錢(如一條跳繩、一個毽子,其價錢遠低於一個漢堡),有繁複不易以及相當經費配合的。就師資而言,有學校老師可勝任的,有民俗藝人可延聘的,也可以透過民俗體育教材研習的方式,使體育教師充實這方面的技能並應用於教學上。

(二)掌握目標進行施教

民俗教學目標以國民小學體育科課程標準所列舉之目標為最高指導方針。因此就目標掌握來說,約有以下數端:

1.提高運動知能,增進身心發展。

2.啟發運動樂趣,充實康樂生活。

3.培養運動道德,發展社會行為。

4.增進保健保知能,實踐健康行為。

由以上目標可衍化為:

1.能具有操作,控制及運用身體的能力,從事民俗體育的學習。

2.能主動、積極參與各項民俗體育的遊戲與運動,並享受運動樂趣,養成運動習慣,建立終身愛好民俗體育運動生活的基礎。

3.能表現遵守規律及守法負責的精神,並能表現友愛,合作以及服務的態度。

4.能在學習民俗體育的同時,注意遊戲安全,遵守運動安全,表現健康的運動行為。

以上目標的陳述,實已涵活認知、技能、情意等三大領域的教學精神,依據這些目標來進行施教,則教學設計必能符合要求。

(三)興趣導向啟發學習

「樂趣化體育教學」,是目前極力推展的教學理念,「寓教於樂」雖早已耳熟能詳,但總欠缺力行實際擔任教學的教師們,均有推銷此趨勢的共識,「興趣為先的教學導向」、「在遊戲中學習」的方式,才能激發學童高度的學習意願。

民俗體育本身,即具有許多趣味性,是推展「興趣導向」最為有利的項目。只要教師能因勢利導,教學效困必定水到渠成。

(四)創造思考活潑教學

體育活動配合智育的腦力激盪,邊做邊思考,教師善用「問題─解答式」的活動設計,教學氣氛也隨之多彩多姿。

創造思考的教學,在傳統教學法中亦常窺及,但卻往往較不受到重視與採用。為此,於民國七十年,教育部即委託當時的台南師專承辦「創造性體育課程研究會」,美國北卡羅萊那大學體育衛生教育系教授安蒂蘿森博士(Dr‧JoanJillotson ),專程來華介紹「動作教育」(Movement education ),其主要動機就是要在我國傳統的體育課程及教學上,擷取他國之長,輔助被傳統教學法忽略的啟發、創造、思考的教學法。

民俗體育的推展,有認為教材與教法,愈傳統愈好,有認為要「薪傳、新傳、心傳」 ,除了傳統之外,更要研究創新,且教學著重興趣培養而非專門技藝的訓練。無論見解仁智互現,然而「創造思考」的教學法,是最值得嘗試與開發,卻無庸置疑。

(五)關懷文化薪傳技藝

民俗體育具有傳統性,歷史性以及鄉土性,它是中國體育活動的精華,站在人文的角度,實值得我們珍視並且發揚光大。

民俗體育的源流或緣起,必與歷史背景、地理景觀、生活習性息息相關,它應該是很中國的,很具草根性的一項活動。

當我們透過體育教學的活動,來傳承優良的民俗技藝,為民俗技藝添注一股新的生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自信心。

(六)觀摩欣賞激發共鳴

適時展現教學成果,舉辦民俗體育發表會,或邀請傑出民俗體育團隊蒞臨義演,或安排親子民俗體育活動競賽........等諸多方式,都能引發學生高昂的學習意願,進而喚起社會大眾或學生家長的重視與支持。

「有刺激才會有更好的反應,有觀摩才能刺激更多的進步。」民俗體育的推展,仍必須在學校或行政的支援下有所倡導,才能使之蒸蒸日上。

透過教學媒體的製發或教材教法的錄影、拍攝,再轉化成觀摩學習和欣賞和教學參考資料,對民俗體育的教學上,必可獲致相當程度的改善。

三、國民小學的民俗體育教學

前已述及,民俗體育項目繁多,除因校制宜編選教材之外,本文特列舉數項簡要說明其特材特性 結構與價值,同時以「教學示例」呈現教學理念,尚請指正!

一、跳繩

1.教材研究

(一)用具簡單,容易學習。

(二)不受時空因素及個人體型影響,可全校師生參與。

(三)可透過繩索設計個人、雙人及團體遊戲與運動,也可設計為手具體操。

(四)跳繩遊戲與運動,可訓練彈力與肌力、全身協調、平衡、跳躍、耐力等體能,亦可培養判斷時機,互助合作等心智機能。

(五)跳繩與運動,可依其迴旋繩索的方法與速度,變化出許多創意性的活動。

2.教學示例(略)

二、踢毽

1.教材研究

(一)毽子易買易製,動作變化繁多。

(二)踢毽運動可個別練習,亦可團體練習。

(三)踢毽為我國傳統的民俗運動,其技術層面與足球運頗多相通之處。

(四)踢毽運動有表演性及競賽性、遊戲性等活動的設計,能激發兒童學習的濃厚興趣。

2.教學示例(略)

三、拳術

1.教材研究

(一)拳術為我國民族戰鬥體育、具有攻防、養生、哲思等文精髓。

(二)以民俗活動而言,宋江陣,亦是集拳術、器械、兵器及行軍和陣法混合應的一種團練。

(三)拳術的徒手部分應可與體育科教材之一的國術結合.在指導的初階,仍以遊戲化的取向為主,以激發學習興趣。

2教學示例(略)

四、舞龍

1.教材研究

(一)舞龍是中國傳統技藝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項演出,在舞龍的時候,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同時也是個人體能鍛鍊的一項活動。

(二)舞龍的最大困難,大多是道具取得不易。唯各校欲推展此項民俗體育,應同時結合美勞專長教師紮龍,紮龍更是一項民間藝術,學校可透過教學研究會或尋求紮龍較有經驗的教師參與。只要此一技術獲得突破,舞龍活動便可展開。

(三)舞龍動作以跑步為主,輔以各種變換的隊形,演來生龍活現,必可獲得師生及學生家長的熱烈迴響。

2教學示例(略)

五、舞獅

1.教材研究

(一)舞獅為民間喜慶,地方廟會取常見的技藝表演活動.

(二)將獅子擬人化之後,設計各種舞獅動作,逗趣活潑,引人喜愛.

(三)獅子的道具以輕便為主,可購置現成的或結合美勞課製作成簡易道具.通常有一人舞耍型的道具和兩人一組舞耍的道具.

(四)舞獅動作擬人化之後,可設計其問候、過橋、爬山、抓癢、拭虱、登高、睡覺、團結........等情節,可展現小學生舞獅有別於大人們專業舞獅的另一 番風貌。


 

 

2.教學示例:如圖

 

項目

舞    獅

活   動

創造性舞獅活動

適 用 年 級

低、中年級

器 材 準 備

獅頭(一人舞耍型)、

平衡木跳箱

教  學 者

陳  明  德

教    學    情    境

教   學   方   法   或   教   學   注   意   事  項

一、主題

透過舞獅道具、及  平衡木、跳箱等器  材的擺放,營造創  造思考的舞獅空間  。

二、教學問題探究

1舞獅動作細膩且繁  複,非有相當武功  基礎不易做好。但  本教材活動透過遊  戲,融合創造思考  的自由發揮,將舞  獅的動作律動化,  頗能引起學習的動  機。

2配合舞獅道具及平  衡木、跳箱等各器  材,從事創造思考  的教學活動,可收  功能取向的教學效  果。

一、方法

1先排放平衡木、跳箱等器材,再讓學生手拿獅頭一定活動範圍內  自由移動、或跑、或跳、或通平衡木或踏上跳箱上面,或個人表  演或三五人成組的造型表演設計........等均可以。

2舞獅動作可設計為若干情境,如:

  1. 見面打招呼。(可用腳 臀 肩........等)
  2. 自創舞耍動作。(上下 左右 轉身........等)
  3. 三五人一組設計舞耍動作。
  4. 獅群結伴過平衡木。
  5. 睡覺 打瞌睡 抓癢 拭虱。
  6. 獅群大團圓,快樂在一起玩耍。
  7. 其他情節設計........等。

3利用鈴鼓或中鼓,掌控教學活動即可。

 

二、教學效果

採創造性的設計,可做為教學,也可做為發表及表演活動,一  舉數得。

(六)其他

 

四、結語

民俗體育教學,雖是民俗技藝的傳承,然而專業性的訓練與演出,有別於教學型態的呈現。而教學型態也不是為專業性的表演做準備。因此,民俗雖講突傳統,但納編成為體育教材的教學時,則仍需以創造思考、生動活潑、興趣導向為主,因為激發學習興趣,享受學習民俗體育的樂趣建立其終身愛好此一運動的生活基礎,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相關附件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