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最新消息

舞獅-歷史介紹
2020-02-20 17:24:59

舞獅-歷史介紹

在浩瀚的歷史長卷中,舞獅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紮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其中較為較為可靠的說法是: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史書中,《漢書禮樂志》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 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 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裡。”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舞獅在中國歷史悠久,從北方到南方,從城市到鄉村,逢年過節及慶典盛世都可以見到舞獅活動,舞獅歷史久遠,《漢書•禮樂志》中記載的“象人”便是舞獅的前身;現存舞獅分為南獅、北獅兩大類,南獅具有較多的武功高難技巧,神態矯健兇猛;北獅嬌憨可愛,多以嬉戲玩耍為表演內容;根據獅子假型製作材料和紮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舞獅種類繁多,異彩紛呈。 隨著時間的遷移,舞獅的發展變得更豐富更多樣。在宋代的百戲中,有孩兒扮獅戲球舞,還有獅豹合舞。清代的舞獅更別具特色,加北京“走會”圖中的舞獅,表現出一對大獅子,各帶一隻小獅子,旁邊有兩個獅子郎在逗引獅子。大獅子的形象顯得威猛,很有情趣。在中國民間,上元節舞獅子是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盛事,每到農曆正月十五前後,中國的許多城鎮和鄉村都要表演舞獅子。現在中國流行的舞獅,有文獅、武獅之分。文獅動作細膩詼諧,主要表現獅子的活潑及嬉戲神態,如掄球、戲球、舔毛、搔癢、打滾、洗耳、打磕睡等,富有情趣性;武獅則重技巧和武功的運用,如騰、閃、躍、撲、登高、走梅花樁等高難動作,表現獅子的威武性格。 在長期的流傳中,通過民間藝人不斷的創造,形成了不同地區的舞獅有不同的風格與特色。如北京高碑店的《舞獅》,以獅頭重量見長,獅頭重達90餘斤;河北徐水縣的舞獅動作嬌健,能躍上五張方桌子,在桌面上表演;安徽的《手獅子》小巧玲瓏;山東的《大獅子》在硝煙彌漫中,騰空躥跳,既驚險又顯勇猛;四川的《高臺獅子》和《地盤獅子》以演繹破陣法為特色: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舞獅子的習俗,青海省藏族的《雪獅》就很有特點。廣東醒舞獅以其獨特的造型、雄壯的鼓樂、南派武功等特色,在國內外都獲得很高的聲譽,影響甚遠。 中國民間舞蹈,也稱舞獅、獅燈等。《漢書•禮樂志》中記有“象人”一詞,據三國時魏人孟康注釋為“若今戲魚蝦獅子者”,可見漢魏時期已有獅子舞的雛形。唐代以後,獅子舞被引入宮廷,作為燕樂中的一個內容,名太平樂,又名五方獅子舞。《續文獻通考》記有“明孝宗弘治三年秋,召各番使入內看戲獅子”。 獅子是人民心中吉祥的化身,寄託著人民消災除害、吉祥如意的願望,因此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都要跳獅子舞。兩人合作,身披假獅皮,一人扮獅頭,一人扮獅尾,俗稱太獅;一人披獅形扮獅的俗稱少獅。引舞的人,扮成武士、獅子郎、大頭和尚等,手持繡球、拂塵、蒲扇等不同道具。在大鼓、大鑼、嗩呐及笙管等樂器的伴奏下,引舞的引著太獅、少獅等上場起舞、場面壯觀熱烈。 獅子舞分文、武兩類。文獅重表演,有搶球、戲球、打滾、舐毛、搔癢、洗耳等風趣動作;武獅重武功和技藝,有爬高、踩球、過蹺板、走梅花樁等高難動作。在獅子舞的騰、閃、躍、撲、翻、滾等動作中,能變化出許多高難技巧,如“獅子出洞”、“獅子踩球”、“猛獅下山”、“二獅搶球”、“高臺飲水”、“過天橋”、“跳澗”等。 獅子舞流傳至今,逐漸形成了各地區不同的風格與特色。

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wushuyuzongjiao/wu-long-wu-shi/wu-long-wu-shi-li-shi-jie-shao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