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最新消息

踢毽的起源-躍毽舞風華
2019-01-14 11:33:04

踢毽的起源


一、 混沌不明時期─黃帝時代

  「踢毽子」是我國歷史悠久並且流傳很廣的民俗體育活動。在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翔翎』。毽子是一種帶有遊戲性質的運動。相傳是由我們的老祖先─黃帝,為了鍛鍊軍中士兵體力及舒解壓力,而發明的軍中體育遊戲所演變而來。《軒轅皇帝傳》裡有一段記載:「皇帝令作蹴踘之戲,以練武士,今擊球也。」黃帝發明「蹴踘」以鍛鍊士兵體魄,一方面使士兵解除煩悶獲得樂趣,另一方面融合健康教育與軍事體育於嬉戲之中,是中華民族最早的體能康樂活動。

二、南北朝及漢代

   踢毽子,又叫〞打雞〞。根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漢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根據文史學家的考證,漢代畫像磚上已有記載踢毽者的圖像,且盛行於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湘、鄂、渝、黔四省邊境地區民間傳統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該地區青少年兒童非常喜愛,尤其深受少年女子青睞。
  最早記載踢毽活動的是唐人釋道宣所著的《高僧傳》二集卷十九《佛陀禪師傳》,其中記載:有一名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並且連續踢了五百次,圍觀觀眾驚歎不已。這位跋陀是何許人也呢?原來,他南北朝北魏時(西元467~499年)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就將他收為徒弟,因此惠光就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而馳名中外,源遠流長的少林寺武術也就開始採用踢毽子作為鍛鍊輔助工具之一。
  「蹴踘」,由軍中體育逐漸演變成民間體育,流傳至漢唐時更為盛行,此時「蹴踘」俗稱「打毯」,因為它是一種用腳踢一個裝滿毛的毛球運動。漢代時,後宮的嬪妃也玩這種遊戲,但是因嬪妃們力小又柔弱,所以在毯上綁繩子才踢,故稱為繫線之踘。宮裡的踘華麗講究,一般平民百姓無法仿製,因此就用線團來代替華麗的踘,久而久之,複雜的踘就演變成綁上繩線的制錢。後來由於踢毽的花樣日漸繁多,於是把線去掉並在制錢上繫上幾根羽毛;這時,我們就約略可以看到今日毽子的雛型了。

三、唐宋元時代

  「蹴踘」最盛行的時期在唐朝。在當時,上至天子高官,下至販夫走卒,都喜愛玩「蹴踘」。唐宋時期,踢毽子非常盛行,踢的花樣也很多,在市集上甚至還有製作毽子兜售的店鋪。在宋代,參加踢毽子運動的人更是普遍,當時在臨安城就有專門製作毽子的小手工藝人。而因為踢毽技巧高超而能飛黃騰達的,大概要推《水滸傳》中的高俅,因為他有好球技所以得到宋徽宗的重用。
  唐、宋、元的時代,蹴踘的玩法中有所謂的“白打”,這種踢法不設球場不立球門,可一人,可二、三人,甚至多人共踢一球。參加者運用頭、肩、背、臀、胸、腹、膝、足等身體各部位來玩球,花樣繁多,講求技藝高超,並著重姿態優美。 史料中對踢毽子有較詳細記載者,可見宋朝高承《事物紀原》一書:“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箭子,三四成群走踢,有裏外簾、拖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諸名色,亦蹴踘之遺事也。”依這段文獻來看,蹴踘相當今天的足球,後來又有人稱它為踢箭子,其中所提『箭子』以乎即現今所稱之「毽子」。此時,踢毽技術已有長足的進步。由此可推想,踢毽子是模仿「蹴踘」這項踢球運動演變而來的。

四、明清時代

  明清開始有正式的踢毽比賽,不少畫家就愛畫兒童踢毽子的生動活潑的場面,也因此今日我們得以從清代民間藝人繪製的《踢毽圖》上,看出當時踢毽的動作、姿態和現代踢毽子模樣多有相似。
  踢毽演變成為一種遊戲大概是在明朝時期,不但盛行,而且被人著墨記載的也多了起來,歷史上有名的散文學家劉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記載:「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可見踢毽子已成為民諺的內容,而且發展到數人同踢的技巧運動,這也正說明了在天寒地凍的冬天,踢毽子正好可以暖身活血,抵禦嚴寒的氣候。踢毽實為當時我國北方冬季一種家喻戶曉,老少咸宜的最佳室內活動。
  清代有詩云:「青泉萬迭雉朝飛,閑蹴鸞靴趁短衣;忘卻玉弓相笑倦,攢花日夕未曾歸。」藉由詩人的眼,詩人的手,把當時孩童沈醉此道,玩得入迷的盛況,活靈活現的描摹出來。清代時踢毽子已被納入雜技團的表演中,而且是最精彩的項目(可參見清人阮葵生所著茶餘客話卷十八)。清代程灝先生在通俗篇中亦有記載北京市民對於踢毽子遊戲的種種花樣:「今京市民為此遊戲最工、項、額、口、鼻、腹、肩、膺(胸)...等皆可代之以足,一人能廉鷹數敵自弄,則終日繞身不墜。」可見當時踢毽運動之盛況空前,非但不僅技術高超,且變化多端,加之體力充沛,以至競賽水準激烈,由此可見踢毽子遊戲在當時已經相當的普遍,因為平民化,才能轉而精緻化。

  清代踢毽的技藝已相當高,也為婦女所喜愛。清初著名詞人陳維松曾讚美女子踢毽,說女子踢毽比踢足球還巧妙,比下棋還有趣;到了清末,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不僅參加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被用來鍛鍊身體,踢法有裏外簾、拖槍、聳膝、佛頂珠等技法。參加人數之多,街頭巷尾到處可見,作為養生的方法。到這時,踢毽已不只是單純的遊戲或運動,文人雅士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簧等相提並論,一些人也以會踢毽子為榮。特別是青少年參加者更為普遍,當時就有這樣的童謠:〞一個毽兒,踢兩半兒,打花鼓,繞花線兒,裏踢外拐,八仙過海,九十九,一百。〞這說明踢毽子已經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所謂精益求精,民間踢毽愛好者,就是以口傳身授的方法用功苦練。以北京為例,每逢城鄉廟會,各路好手,步行相聚,為的是觀摩、比賽,培養新手,甚是熱鬧。

五、近代─(二十世紀初)

  20世紀初雖然歐美體育傳入我國,但踢毽仍被我國青少年所喜愛。踢毽子講求的是姿態優美而非技巧高超,女性踢毽通常著重文靜端莊的儀態,踢時頭不動,肩不晃,背不弓,雙臂伸屈自然,要達到這種境界,已不是十分容易。真正講究的踢毽高手則必同時注意到花式與儀態。踢毽子高手必有三個基本條件:「步法要敏捷,身體重心要穩定,姿態要優美」,有了這三種條件以後,才能談到花招動作。到了二十世紀30年代,出現一批全國聞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譚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國、陳鴻泰,河北的楊介人,浙江的謝叔安,河南的路錦城等等,如雨後春筍,不斷崛起。踢毽技術在普及平穩的基礎上昇華提高,各種踢法豐富且多采多姿,難度高、翻新有創意的動作層出不窮,使觀賞者驚歎不已。至此中國傳統的踢毽運動,已趨完善。
  1928年月12月,上海舉辦〞中華國貨展覽會〞時舉行了我國第一次踢毽子公開比賽,更加速推動了這項民族體育的發展。1933年3月26日,在南京市又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踢毽比賽,據當時的報紙報導:〞報名參加者頗為踴躍,其中有河北的溥子衡、金幼申、(編著者注:溥子衡、金幼申是北京人)、楊介人三人,對於踢毽子極有經驗......,能踢之花式均有百餘種之多,觀者無不讚美。〞。同年10月舉行的全國體育運動會上,踢毽子也與拳術、摔跤、彈弓、劍術等運動一起,又進行了比賽。1945年,在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上,大會曾把踢毽子列為國術比賽項目。所以當時在大陸上踢毽子運動的推展是男女不分,老少咸宜,人人會踢,家家推行的一種極為有益健康的活動。


六、政府遷台

  在台灣,踢毽運動並未曾隨著兩岸的分隔而有所中斷,民國六十四年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在省政府主席任內,大力推廣民俗體育活動,踢毽子即為項目之一,因而帶動了全省的民俗體育運動風潮。現今踢毽子已在全國各國民中小學熱烈推展,從民國七十年開始,教育部更每年甄選優秀隊伍,組成中華民國青少年民俗運動訪問團,將踢毽子等民俗體育運動介紹到世界各地去,並宣慰僑胞,參加當地的慶典活動,巡迴演出,宣傳中華文化民俗技藝之美,為國爭光。


資料來源:台中縣東平國小踢毽子網站

網址:http://taes-cd2.taes.tp.edu.tw/newtitle/folk/folk/fork-dance01.htm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