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址:https://ntdtv.com/b5/2020/03/13/a102798956.html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3月13日訊】舞獅是台灣的迎神廟會活動中,少不了的節目,為了讓民眾更了解這項民俗傳統文化,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即日起到4月底,在桃園展出舞獅特展,介紹舞獅傳入台灣後的演變歷史,還有老匠師的傳承與堅持。
舞獅在台灣現在常以藝陣方式演出,早期舞獅與武館的關係密不可分,是武館拳術的一環。舞獅特展邀請到桃園平鎮劉文珍師傅、龍潭葉佳水師傅、台中大甲郭維賢師傅,分別帶來客家獅、台灣獅、廣東獅的精緻作品。
桃園市文化基金會主任 賴書婷:「我們的主題是以匠師本人作為一個特色,也就是說三種不同獅的類型裡面,其實代表的是三個不同的匠師,他們的傳承,跟他們的記憶。」
舞獅在台灣可簡單分成台灣獅、客家獅、廣東獅等,其中台灣獅以新竹為界線,還分成南部獅與北部獅,北獅多為開口獅,南獅多為閉口獅,以青面獅為主,額頭上繪有「王」字彩繪,象徵萬獸之王。
桃園市文化基金會主任 賴書婷:「基本的通用的一個特徵,就是它的在額頭這邊會有一個王字,但是不同的堂號,他們還是會有不同的區別,像阿水獅他這邊的台灣獅,他就會有王字做代表,那另外一種是像火焰做代表。」
客家獅,獅頭寬大方正,獅鼻肥大而飽滿,象徵天圓地方,獅口可開闔能咬水果、紅包,象徵一席之地的草蓆。客家獅頭重達30公斤,操作不易,因此需要深厚的武術底子。在這裡還可以看到有別於一般的舞獅,像麒麟獅、貔貅[音:皮休]獅。
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專員 趙可歡:「貔貅的話它就有分公貔母貅,公貔的話就是孔雀眉,母貅的話就是田螺眉,另外一個特別的方式就是看嘴巴兩側會有獠牙出來,這個也是跟台灣獅一個最大的差異。」
特展包括一般廟會常見的廣東獅、全新的五虎將廣東獅,其中以趴在地上輩份高的黃忠獅最為少見;另外還邀請到歷史悠久的台南安平劍獅來桃園展出,民眾可以在4月前到桃園,欣賞這難得的舞獅特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胡淑霞、張年潔台灣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