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橋溪崑社區發展協會陀螺隊成員有35人,每周都會聚在一起切磋。 記者游明煌/攝影 |
溪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水源表示,陀螺隊成立至今31年,當年是由一群熱衷民俗技藝的人組成,每周找兩個晚上練習,持續不輟研習和傳承,在全國已經很少見。
他說,隊員多是打了20多年的「老師傅」,常到學校指導學生,節慶、運動會也會受邀演出;大家切磋交流同時聯絡感情、鍛練身體,凝聚社區意識。
協會會計王憲章說,隊員來自各行各業,有工廠老闆、司機、義消、廟寺主委,男女老少都有,且對這項民俗技藝的熱情始終不減。
「看著陀螺轉不停,很有趣味」隊長王輝雄表示,陀螺最小的只有2兩重,用來表演定點、花式;最大的則有150台斤,要3個人分工合作才打得起來,其中1人負責固定,另外2人各拉1條繩子往兩邊快跑,兩邊力道要平均,還要有速度,陀螺才會在鐵盤「轉起來」。
陀螺隊的招牌節目「噴煙火」,是把陀螺打到盤架上的定點後,讓它一路往下,最後掉落地面擊中火藥,點燃煙火往上竄,光彩奪目。
黃連溪擅長打花式,一次可以打6顆,每次表演都獲得滿場掌聲。他說,「打陀螺可以消磨時間又可運動,小朋友也很喜歡,比打電動有趣多了」。
打了20多年陀螺的徐國勝說,打陀螺不可用蠻力,纏繩子及丟到定點的功夫都要掌握好,才會打得漂亮。
隊員也不乏婦女,馬碧桃常被問到「妳打得動這麼大的陀螺嗎?」她打起大陀螺有板有眼,拉著繩子跑的力道也不輸男性。馬碧桃常呼朋引伴運動,因為打陀螺「還可以變苗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