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新聞專區

東南亞 / 全國首支麻縣添佳話‧安娣舞龍不容小覷
更新日期:2012-01-09

全國首支麻縣添佳話‧安娣舞龍不容小覷

 

2012-01-07 09:52

  • 馬來西亞首支宗鄉團婦女組舞龍隊誕生了!巴冬潮州會館婦女組19名理事組成一支龍隊,隊員總歲數高達1千零36歲,平均年齡49歲,最年長者63歲,最年輕38歲;為此,有了〝千年巾幗龍隊〞之雅稱。(圖:星洲日報)

  • 〝千年龍女〞的龍藝雖淺,但龍齡卻老道,被喻同樣是一條好龍!(圖:星洲日報)

  • 巴冬潮婦舞著數公斤重的龍身,那股堅持與毅力的精神,從她們認真學習的態度中顯露出來。(圖:星洲日報)

  • 教練許佑文的指導及鼓勵,讓婦女們克服時間和體力的問題,更具信心舞下去。(圖:星洲日報)

  • 〝千年龍女〞將在農曆元宵大慶典上初試〝龍吟〞,除證明巾幗不讓鬚眉,也要打破女性不能舞龍的傳統觀念,真正做個龍的傳人。(圖:星洲日報)

  • 要舞重達2公斤的龍頭對婦女來說,並非易事,但舞龍頭者都盡力去克服難題。(圖:星洲日報)

  • 林合珍:隊員們越學越有勁,甚至還在家中自學一些小節奏與舞步。(圖:星洲日報)

  • 龍頭蕭麗玉(理事,51歲)。(圖:星洲日報)

  • 龍尾潘金玲(財政,44歲)。(圖:星洲日報)

  • 最年長者杜金蓮(理事,62歲)。(圖:星洲日報)

  • 巴冬潮婦也花了約五天時間親身製作一條模型龍以供練習;製作材料包括塑膠桶、垃圾摟、掃把棍、鐵線、紙皮、光亮紙。(圖:星洲日報)

  • 從購布、縫紉、繪龍頭龍尾圖,到五金店找材料及綁功等,都靠理事成員親力親為。(圖:星洲日報)

1 of 12

馬來西亞首支女子龍隊〝千年巾幗龍隊〞,已在麻坡縣巴冬誕生了!

何謂〝千年巾幗龍隊〞?巴冬潮州會館婦女組理事會共19名理事,組成了一支宗鄉團婦女組龍隊,隊員的總歲數高達1千零36歲,更有不乏阿嬤級的,為此,有了這雅稱。

龍年即將到來,巴冬一群安娣大膽地學舞龍,自嘲當個〝千年龍女〞以期在農曆元宵大慶典上初試〝龍吟〞,除證明巾幗不讓鬚眉,也要打破女性不能舞龍的傳統觀念。

更難得的是,這一群〝千年龍女〞平均年齡49歲,最年長者63歲,最年輕38歲,且當中不乏身材相當有〝份量〞者,亦能舞龍,亦視之為“減肥”運動。

或許,你真的難以相信年屆中年以上的婦女會舞龍,但,這群〝千年龍女〞果真辦到了,為麻坡文化界再添一佳話。

龍藝雖淺龍齡老道

巴冬潮州會館婦女組為數19名理事,於2011年11月中旬開始學習舞龍,更難能可貴的是,還親手製作一條龍充作練習用途,精神令人佩服。

論龍藝,〝千年龍女〞的經驗比不上現有的龍隊;唯,論人生歷練,她們肯定比年輕人更經歷不少風雨路。為此,也有不少人比喻:她們的龍藝雖淺,但龍齡卻老道,同樣是一條好龍!

巴冬潮婦之所以會學舞龍,皆因有一條未進行點睛儀式的新龍,在年輕人寧願網遊,也不學習中華傳統技藝的情況下,加上會館即將於農曆十四及元宵辦團拜,這群潮婦便大膽地自薦親身學習,以便在盛典上舞龍,證明婦女也能發揚龍藝。

一開始,她們原先抱持嘗試心態,不強求一定要練習為了演出,因她們自認技不如人,且要學好龍藝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惟,嘗試數次後,教練給了強大信心,鼓勵她們持續下去。

認真學習散發女性光輝

星洲日報記者有幸趁這群龍女學藝時搶先探班,看著她們舞著數公斤重的龍身,那股堅持與毅力的精神,從她們認真學習的態度中顯露出來。

在不斷的排練中,她們的喘氣頻率不斷地跳動,汗水也直從身上每個細胞冒出來,雖累,但卻堅持舞完整部套式。

從她們的身上,也散發出一股龍的傳人之女性光輝,突顯頂天立地、女兒當自強之魅力。

林合珍:把舞龍當運動

教練一句話:〝不管怎樣舞,都是一條龍!〞促使巴冬〝千年巾幗龍隊〞堅持舞下去。

巴冬潮婦主任林合珍表示,教練給了她們极大信心和鼓勵,讓她們一點一滴去吸收,加上隊員們展現團結精神,致使整支隊伍得以成形。

舞龍頭的她說,雖說她們已有一定的年紀,但學龍藝的精神也非三分鐘熱度,隊員們越學越有勁,甚至還在家中自學一些小節奏與舞步。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數名隊員平日少運動,剛開始有些抗拒,排練數次後,從中達到運動效果,整個人也覺得輕鬆多了,對舞龍日愈熱愛,當作一種運動。〞林合珍:推動文化發展與繁榮林合珍也指出,除了傳承,文化還需要發展及創新,對社會而言,文化的發展主要是通過一些管道來實現。

〝比如我們的會館活動,我們意識到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提供一種甚麼樣的文化觀念給年青人,才能推動文化發展與繁榮;我們提倡的價值觀,需融於傳統與現代,體現出民族、科學的、大眾的、歷史的特征。

她認為,這才可以確保文化精髓得以傳承,同時希望舞龍的未來是一門時時求精、求新、求深與求進步的中華藝術。

許佑文:發揚中華文化

教練許佑文說,他教導她們的練習方法是舞龍的基礎,因為,她們面對年齡和體力的問題,無法做些難度較高的動作。

但是,他說,這群“巾幗”有這股熱忱接觸與發揚中華文化,是值得鼓勵的。

他希望,她們能夠持續傳承下去,把華族的舞龍文化發揚光大。

吳美麗:距離要拿捏好考功夫

龍尾吳美麗(理事,38歲)表示,她的位置是要注意拉節的部份,不要讓龍身打結,這是她要去克服的問題。

此外,龍尾和龍頭在舞動時,距離方面要拿捏得好,是相當考功夫的。

潮婦親製模型龍供練習

除了能舞龍,巴冬潮婦也親身製作一條模型龍以供練習。

林合珍表示,本著對社會傳承的責任,她召集婦女組理事們集思廣益,並由6位理事合力製作一條充作練習用途的模型龍。

這條龍,龍頭重2公斤、龍尾1公斤;龍身有9支握柄,全長16米,每節間隔6尺半。

對於毫無概念,也從未接觸舞龍的巴冬潮婦而言,那確是一項挑戰。她們絞盡腦汁從購布、縫紉、繪龍頭龍尾圖,到五金店找材料及綁功等,都靠親力親為,僅花了約五天時間,終大功告成。

燒焊製鋼握柄支撐重壓

她指出,隊員們練習三次後,因木柄製作的握柄無法支撐舞龍花式的重壓,開始搖搖欲墜,一度令她們想放棄學習。

〝後來,會館主席許茂華得知後,竟親力動手並在他工廠外勞的協助下,把握柄燒焊成鋼握柄,讓我們得以繼續練習。〞她有信心,在隊員們團結合作及努力下,能完成舞龍表演。而肯定的是,她們不能舞得最好,但,必會是一支最有誠意的團隊。

蕭麗玉:第一天舞龍氣喘如牛

龍頭蕭麗玉(理事,51歲)表示自己是平常沒有做任何運動的人,所以在第一天舞龍時便感到氣喘如牛。

所幸,她欣慰隊員們的配合度高,因此減低了壓力。

“最令我擔心的是,會忘記節奏舞步。〞

潘金玲:舞得很開心當減肥

龍尾潘金玲(財政,44歲)表示,雖然覺得滿吃力的,但她舞得很開心,“因為可以減肥!”她笑說她認為,龍是一體的,只要大家配合就沒多大問題了。

杜金蓮:平時有練氣功不覺辛苦

最年長者杜金蓮(理事,62歲)表示,自己雖然一把年紀了,不過,平時因為有練氣功,所以,學舞龍對她來說並不會感覺很辛苦,當作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她說,十多個人組成一支隊伍,大家一起來學,感覺很高興!(星洲日報/大柔佛)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