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都舞龍
據麥邊舞龍傳承人張志華介紹,麥邊舞龍隊組建於1996年,由多次獲得國際獅藝大賽最高獎項的麥邊村橋頭獅隊骨幹組成。
由於傳統舞龍套路比較簡單,競技舞龍變化也較少,為了增強舞龍的欣賞價值,張志華自創了42套自選動作,舞龍隊員可以站肩,站成3層,組成「高塔盤」,還有翻滾舞龍、鉗腰舞龍、螺旋跳龍、滾地舞龍等表演形式。創新過後的舞龍難度更大,也更具觀賞性。
麥邊村對於舞龍的熱情,用家家戶戶都舞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據張志華回憶,1999年澳門回歸時,麥邊舞龍為了排練參加澳門回歸演出,村長發動村裏男女老少齊練習,最後派出100多人隊伍參加表演,年齡最大的老隊員有63歲。如今的麥邊舞龍有30多條龍,佔廣東省內的大半。對於未來麥邊舞龍的發展,張志華坦言,會把舞龍的傳統發揚下去,注重品質技術以及舞龍套路的創新。
讓舞龍與國際接軌
佛山南海區定位於「龍騰南海」,所以一直希望能夠繼續發揚龍的奮發、勇敢、健康、有為精神,所以對於舞龍也相當重視。
目前,麥邊舞龍隊為南海龍獅訓練基地,所以未來麥邊舞龍會致力於提升舞龍的品質和技術,並且繼續創新套路和動作,同時也一直堅持向外取經學習,讓舞龍不僅在競技方面獲勝,還更加具有觀賞和藝術性,在把這種傳統技藝和民俗保持發揚的情況下,讓舞龍與國際接軌。
張志華稱,在民俗活動和表演中,舞龍和舞獅都是一起出現的,但是其實兩者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舞龍講究跳躍、翻騰、穿越、組圖等,需要隊員之間配合經常表演。
目前舞龍都是靠學校項目支持,比如鹽步職業技術學校就有分一、二、三年級三個班學習舞龍,另外舞龍的日常經營開支等都是靠外出演出和比賽的獎金來維持。但是由於舞龍人數眾多,一旦職業化,每個月就必須有固定的支出,如隊員的薪水。而舞龍一般是出現在大型表演裏或者競技場上,很難像舞獅一樣,可以為開業慶典助興,所以如果要職業化,一定要有企業的贊助。麥邊舞龍也曾經嘗試過職業化,2008年上半年,當時有鹽步一家內衣企業贊助,維持了半年的職業化道路,但是後來因為企業退出贊助,所以麥邊舞龍不得不放棄職業化的出路。
他還介紹,學習舞龍主要是身體素質要好,舞龍身的需要瘦高,並且跑動要靈活。一般需要學習半年以上才可以出去表演或者參加比賽。
此前,麥邊舞龍在平地中學教出過3條龍,每條龍9個人,也就是27個人。現在主要是在學校裏培養繼承人,另外在南海龍獅會也有學員。
舞龍的隊員多半都是因為個人興趣自願學習的。目前男女舞龍都有﹐一般年齡都在17至18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