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國正報導)澎湖最西邊的漁翁島上,除打寸子留傳到現在成為鄉內的民俗活動之外,尚有竹蜻蜓、玩沙包、滾鐵環遊戲至今仍極為盛行,每逢鄉內辦理大型活動,主辦單位皆會穿插辦理,讓老一輩村人回味童年時光。
有關竹蜻蜓遊戲,村人說是一種飛行有關的童玩。形狀是呈「T」字形,橫的一片就好像直昇機的螺旋漿,中間有一個小孔,下面插一根直的竹棍子,用兩手搓轉著竹棍子,竹蜻蜓即會旋轉飛上天,等到力量減弱時才會慢慢落到地面,據說直昇機即是應用竹蜻蜓升空的原理而發明的。
沙包遊戲是所有戲耍中較受小女孩喜愛的童玩。通常是五個一組,有的人選擇五個光滑的小石子,目前則是用小方塊的布縫成五個小口袋,裡面裝上米或豆子、沙子再將袋口縫死。其遊戲方法(一)是偷天換日:即是將五個沙包全撒在地上。把其中一個往上拋,抓起地上的任何一個後,接住空中落下的那一個,然後再把一個往上拋,再抓起地上一個……依次把其餘的沙包抓起來後,接著一次抓兩個、三個到一次四個全部抓起為止,就要算分數了,將所有的沙包往上拋,用手背去接,接穩後,手用力往上一抬,拋起接到的沙包,用同手手心向下抓,全部抓到才算分數。如此分數一直累積,最高的即是贏家。
沙包另一種遊戲方法,唸謠:「一放雞」:放下一粒沙包。「二放鴨」:放下另一粒沙包,緊靠一起。「三分開」:將緊靠的沙包分開。「四相疊」:將分開的洚包靠緊。「五搭胸」:用拋沙包的手拍胸膛一下。「六拍手」:雙手互拍。「七圍牆」:雙手圍在胸前如一道牆。「八摸鼻」:用拋沙包的手摸鼻子。「九揪耳」:用拋沙包的手揪另一邊的耳朵。「十拾起」:拾起雞鴨兩粒沙包,並抓住拋擲上下的第三粒沙包,恢復原狀。沙包遊戲只須三個沙包就夠了,可以一個人獨玩,也可以兩人或更多人木邀競賽。
至於滾鐵環是一個大約直徑十公分、小手指粗細的圍環。玩時用一把鐵鉤鉤住鐵環,向前推滾,當然是推滾得愈久、愈遠就愈棒。不過剛開始時皆是鐵棍頭上的鉤反鉤著鐵環來推著它走,這樣比較不容易跑掉掉,等玩熟了,即可以將鐵鉤攔在鐵環外頭,速度就更快了。村人說,比賽時,大夥兒若要比快或比久之際,還須繞個障礙物,拐個彎兒回來,更富有挑戰性了。
記者:宋國正報導 / 2011-10-21 14:00:00
|